微流控技術從實驗室到產業化還要多久?
微流控是一門高度交叉的學科,涉及化學,生物學,流體物理,微電子技術,MEMS技術,新材料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等。它能夠從微觀尺度上操控和處理液體,具有微型化,集成化,便攜化和高精度化的特點。在2006年的時候,權威科學雜志《Nature》就曾經出過微流控特集,專門報道微流控領域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從此,微流控被譽為“這個世紀的技術”。可以看出,微流控技術是多么的重要。但凡涉及到流體的領域,基本都可以利用微流控技術“多,快,好,省”來解決問題。特別是在生物醫學領域里,人們認為微流控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最近10年間,微流控領域有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首先從研究微流控的團隊來看,團隊數量一直都在增加,很多研究者都看到了微流控的潛在價值和應用前景,紛紛投入到微流控領域的相關研究中來。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更多的微流控研究者都在做應用,都在把微流控當做一種工具,在做著和自己擅長的東西的結合研究。我們不能說這樣的做法是錯的,因為這是人之常情,換做任何人都會這么做。可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來了,那就是大家往往都忽視了微流控基礎方面的研究和基礎理論的研究。一個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或者有質的飛躍,往往是首先這個領域有了新的或者更加深入的理論,以及更加堅實基礎沉淀,然后才會大踏步前進。所以真心的希望,有人能踏踏實實的靜下心來,做做基礎的研究,或許能為微流控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必備的條件,那么這個人也必定會載入微流控發展史冊上。
再者,從微流控涉及的領域來看,微流控涉足的領域也在逐步增加,從傳統的生化分析,食品檢測,水質檢測等出發,已經向外擴展了很大的范圍,到現在,甚至有用微流控來模擬地下水資源分布和礦產分析的。這些領域的擴展充分說明了微流控技術的普適性和重要性。不過,目前最熱的領域應該是醫療領域。這是由于微流控的獨有的特質所決定:方便,便攜,檢測樣品需求少,精度高等。國內的很多微流控領域的大牛預測,微流控的第一個Killer Application將從POCT等的醫療診斷領域出現。不管是醫療診斷也好,抑或是食品與水質安全也好,或者環境檢測也好,只要有無可替代的殺手級應用產品出現,那么微流控就會迎來又一個發展高峰。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然后,從人才來看。近些年來,國家大力度引進留學人才,千人計劃,青年千人計劃等等都吸引了大批大批的學有所成,獨當一面的大牛回國來投身祖國的科技發展中。而其中亦不會缺乏微流控領域的佼佼者。另外,國內各個高校科研院所也同樣重視人員外出交流和學習,不再是閉門造車出門不合轍了。這樣就大大促進了先進技術的形成和發展。這對微流控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任何技術的進步首先是人才的培養和進步。
另外,近些年來,企業也漸漸認識到了微流控領域的潛在價值和應用前景,開始加大力度開發或者引進好的微流控技術,從而來充實市場,獲得利益。企業加入微流控領域是一件好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企業看重的是價值,是實用性,是產業化。這無形中能把微流控引導到更加實用化,更加貼近生活一些。而不是存活在實驗室里和論文里面的花花綠綠的圖片和結果。一個技術的存在,最終是要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僅僅在實驗室里的技術絕對不算是什么好技術,即便論文發得再好也是沒用的。
縱觀整體,微流控再往更加完善,更加好的方向發展著。但是我們不禁問道,微流控從實驗室到產業化還要多久?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目前,微流控產業化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能批量生產,產品差異性不可控等。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多領域,多學科,多方面共同的努力。不過可以預知,誰能解決這一問題,也必會載入微流控發展史冊,而且也會帶來無可估量的財富。
我國的微流控起步較早,發展的水平較高,但是離真正產業化似乎還有一條鴻溝。現在有個別產品已經可以產業化了,這是微流控領域的一件幸事。但是絕大多數微流控技術還沒有真正走向產業。我們從中也看到了一些問題:一來,我國研究微流控的團隊雖多,但是團隊間交流較少,更多的團隊都是在重復著別人做過的事情,缺乏有效溝通交流;二來,企業不能真正深入到微流控領域的研究中來,考慮到成本,考慮到風險等,所以不舍得花錢在這領域做真正的研究;三,校企缺乏有效合作,學校往往會責怪企業不肯出錢,企業往往會埋怨高校做的技術不切合實際;四,還是錢的問題,資本走向往往決定一個領域的興衰。
另外還要說的是,國家政策的扶持在微流控領域的發展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政策導向決定資本走向。幸運的是,國家已經在政策上給了微流控很大的動力,例如李克強總理批示的關于未來5年醫藥領域重點扶持16件事里面,就重點提到了微流控的發展,并且這16件事里面,絕大多數都可以通過微流控的技術手段來實現,這為微流控春天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要想微流控在我國有更加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要想微流控技術早日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微流控領域的良性的,開放的,包容的,互助的,共贏的溝通交流圈,共同學習,一起進步。另外:國家扶持,風投趕上,校企合作,是促進微流控早日產業化的必經之路。
Via:微信公眾號《微流控科技》(微信號:Microfluidics-Tech)
標簽:   微流控 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