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微滴陣列-通過空間控制的分子圖案化進行多路復用傳感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提出了一種空間控制的分子圖案化技術,用于在玻璃基板上制備液晶(LC)微滴陣列。該技術利用氧等離子體激活的PDMS印章從玻璃基板上去除預涂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銨(DMOAP)分子,產生具有互補圖案和特定疏水性的表面。當LC分子被引入到這種產生的分子圖案上時,就會形成具有均勻液滴大小和位置順序的LC微液滴陣列。通過使用摻雜了Hg2+選擇性配體的LC微滴陣列,Hg2+的最低可檢測濃度比傳統的LC傳感器低200倍。此外,使用摻雜不同分子探針的液相色譜微滴陣列對真實水樣中的Hg2+、Al3+、Fe3+和pH值進行了多重檢測,回收率很高(~100%)。由于LC微滴陣列的特殊排列,可以將LC微陣列采集到的光信號轉換為數字符號。所開發的空間控制分子圖案化技術可用于制備具有一致光信號的高度均勻的LC微滴陣列,為制備基于LC的傳感平臺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提高了傳感性能。
介紹
近年來,液晶(LCs)因其獨特的雙折射光學特性而被廣泛用作傳感應用中的信號報告器。在基于LC的傳感器中,LC被用作信號放大器和換能器,因為它們可以將特定的化學和生物事件轉換為肉眼可見的光信號。因此,基于液相色譜的傳感器被認為是一種簡單方便的分析方法,它摒棄了復雜的預標記程序和昂貴的儀器,因此適用于便攜式和床旁應用。在過去的研究中,基于液相色譜的傳感器已被應用于多種靶標的檢測,如蛋白質、毒素、寡核苷酸、病毒和重金屬離子,證明了它們在生物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應用中的多樣性。
傳統的液相色譜傳感器將填充有液相色譜或液相色譜液滴的金屬網格作為傳感平臺,然后與水相或氣相中的目標分析物接觸,以觀察由液相色譜重新取向引起的液相色譜圖像的光學躍遷。上述基于液相色譜的傳感平臺的制備非常簡單,無需使用復雜的技術和儀器。然而,在這兩個平臺中,每個信號點的LC體積都無法精確控制。因此,LC圖像的光學外觀和強度會因批次而異。這種現象可能不會影響LC圖像光學紋理的確定,但會影響LC圖像的定量測量。此外,金屬網格的成本以及制備LC填充金屬網格和LC液滴所需的時間可能是基于LC的傳感器的大規模生產和實際應用的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一種簡單、快速且經濟高效的方法來制造具有可重復LC特性的基于LC的傳感平臺。
與液相色譜填充的金屬網格或液相色譜液滴在玻璃表面上相比,表面支撐液滴形成技術可以提供另一種解決方案,以更直接、更穩健的方式制備基于液相色譜的傳感平臺。空間受限的分子基質已被證明可以引導平坦表面上自發的液滴形成。這依賴于表面單層圖案的創建,使表面具有不同的化學/物理特性。表面單層暴露部分與液體分子之間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有助于在特定位置吸引流動的液體,并最終導致有序的液滴陣列形成。為了在基板上創建空間排列的分子圖案,需要能夠在特定區域錨定不同分子的技術。例如,與分子油墨相關的印刷方法可以通過擴散驅動的油墨轉移過程產生大面積的分子陣列。此后,這些模式可以支持傳感器設計、生物系統、電子和其他物理用途中的應用。除了直接油墨印刷外,還可以選擇性地去除表面錨定的分子,以創建精確的分子圖案。例如,活化的橡皮圖章可以在接觸密封過程中與單層尾基發生反應,并在分離過程中導致特定分子的去除。這些操作已應用于實際的傳感器設計、粒子對準和生物物種操作。相比之下,分子圖案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尺寸在分子去除過程中更可控,因為避免了打印方法中發現的有害擴散效應。因此,通過該技術創建的精確分子陣列更適合支持需要精細位置控制和定量分析的傳感器設計,例如在液相色譜液滴平臺中。
在這項工作中,通過空間控制的分子圖案化方法制備了LC微液滴傳感陣列。如方案 1 所示,具有圓柱形孔圖案的 PDMS 印章被氧等離子體激活,以允許在表面上產生硅氧基。活化印模與二甲基十八烷基 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銨 (DMOAP) 涂層載玻片之間發生保形接觸誘導反應,親水性硅氧基與 DMOAP 分子反應形成共價相互作用。將PDMS印章與DMOAP鍍膜玻璃分離,去除DMOAP分子,在表面上留下與印章特征相對應的圖案。最后,將4-戊基-4′氰基聯苯(5CB)分子分散在該玻璃基板上,以在DMOAP圖案化表面上產生均勻的LC微液滴陣列(LC微液滴陣列的形成可以在支持信息視頻S1中找到)。為了評估這些LC微液滴陣列作為傳感平臺的可行性,在LC中摻雜了Hg2+選擇性配體,并研究了LC微液滴對各種金屬離子的光學響應。最后,通過將LC微滴陣列與不同的分子探針組裝在同一設備上,還可以實現運河水中重金屬離子(Hg2+、Al3+、Fe3+)和pH值的多重檢測。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網絡 以傳播知識、有益學習和研究為宗旨。 轉載僅供參考學習及傳遞有用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權益,請聯系刪除。
標簽:   微滴陣列
- 上一條沒有了
- 下一條非對稱微溝槽表面液滴各向異性潤濕行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