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合成條件技術選擇
按反應類型分為:微化學反應器(均相反應器、非均相反應器)、微生物反應器(生物大分子反應方向)。
按載體形式分為:芯片微反應器、毛細管微反應器、特殊形狀的特制微反應器
2.制作微反應常用材料
常用芯片材料有:單晶硅片、石英、玻璃、有機聚合物如PMMA、PDMS、PC及水凝膠
優點:良好的生化相容性、光學性能,表面具有良好的可修飾性。
常見芯片材料性能如下圖:
1.芯片制作步驟及技術
玻璃等芯片制作的主要步驟包括:涂膠、曝光、顯影、腐蝕、去膠、鍵合
高分子聚合物芯片的制作技術主要包括:熱壓法、模塑法、注塑法、激光燒蝕法、LIGA法和軟刻蝕法等。
1.微流控表面改性技術
為什么要表面改性?
微流控芯片中比表面積大,表面效果顯著,表面重要性被強化;
微流控芯片材質多樣,增加了芯片表面的復雜性;
微流控芯片中的芯片分離、反應和細胞培養等單元技術對表面性質的需求不同。
表面改性的目的
減小表面非特異性作用;
增強表面特異性作用;
提高表面穩定性。
表面改性方法有:靜態改性(硅烷化、聚合誘導接枝、本體摻雜、共價偶聯)、動態改性。
2.微流體控制技術
微流體控制是微流控芯片實驗室的操作核心,在微流控芯片實驗室所涉及的進樣、混合、反應、分離、檢測等過程都是在可控流體的運動中完成的。微流體控制主要包括電滲控制和微閥控制。
微閥控制特征:低泄漏、低功耗、速度快、線性范圍廣、適應面廣。
3.微流控技術在液滴的應用
液滴的形成
水溶液和油同時從不同的微通道中流出,當通道疏水時,油浸潤通道,包裹水溶液形成形成油包水(W/O)性液滴;若通道親水,過程相反,形成水包油(O/W)型液滴。
液滴技術的優點如下:
體積小:所需樣品微量,適合高通量篩選反應和某些樣品來源有限的反應。
樣品無擴散。
反應條件穩定:除了消除樣品分子的擴散之外,水分子的蒸發也因油相的包圍而受到抑制,液滴內的反應條件幾乎不受外界影響。
樣品間的交叉污染得以避免。
混合迅速:液滴在通道中運動時,在液滴內部將以運動方向為軸,形成兩個循環回流。
隨著液滴技術的發展成熟,對液滴的研究逐步轉向應用如:蛋白質結晶研究、酶分析、細胞分析、材料制備和復雜過程模擬等。
汶顥微流控技術公司提供PDMS芯片、PMMA芯片、玻璃芯片、紙芯片等材質微流體芯片加工量產服務;提供微流控芯片實驗室組建、技術培訓等服務;提供芯片周邊實驗室儀器設備及相關耗材配件等產品。
標簽:   微反應器 微流控表面改性技術 液滴
- 上一條實驗室離心機操作及注意事項
- 下一條光刻膠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