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等溫擴增技術簡述
自PCR發展以來,出現了多種不同的等溫擴增技術。等溫擴增技術與PCR技術相比,無需多個溫度循環,減少了對加熱元件的要求,硬件結構更簡單,易于攜帶核酸檢測。當前,微流體芯片等溫擴增技術主要有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重組酶聚合酶擴增技術(RPA)和解旋酶擴增技術(HDA)、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核酸序列(NASBA)、鏈置換擴增技術(SDA)、滾環擴增技術(RCA)等技術。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將LAMP與微流控芯片相結合,不僅保留了LAMP技術靈敏、準確的優點,而且還能實現單基因或多基因檢測,減少試劑用量和誤檢率。以離心微流控芯片為基礎,結合LAMP技術和橫流條色度檢測平臺,可以同時檢測兩種食源性病原體。
以LAMP技術為基礎,設計了一種微流體控制的等溫擴增反應平臺,利用光學傳感器對LAMP副產物的濁度進行檢測,發現PMMA材料更適合生產LAMP反應容器。Hataoka等將LAMP技術與電泳技術結合在一塊PMMA材料的微流控芯片上,通過觀察微流控芯片上的電泳圖,實現了高靈敏度、高效性、快速性。
Fang等利用LAMP技術,研制了一種類似章魚的微流控制芯片,能高效快速地檢測三種甲型流感病毒,并能識別三種甲型流感病毒亞型。結果表明,這種方法與PCR方法相比,可節省成本和時間,靈敏度和特異性都更高,有較好的分析性能。
Huang等人已研制出用于DNA等溫擴增的微流控芯片和實時光學檢測系統,能夠進行特異的分子識別,發現DNA擴增的指數特征更為明顯,反應時間縮短,靈敏度提高。但目前大部分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流控芯片設備往往需要泵送系統或閥來處理微流體,這增加了系統的成本,操作復雜,在食品檢測中應用較少。目前LAMP擴增檢測方法主要有熒光法、手機色譜法、電化學法、氫離子傳感器法、電導率法等。所以等溫擴增技術與PCR技術相比,無需快速加熱和冷卻機制,僅需加熱模塊即可擴展,與微流體技術的結合更為簡便。
簡單地說,微流控芯片是實現現場快速檢測的潛在解決手段,尤其是微流控芯片與LAMP技術相結合,可以提高檢測技術的分析性能,通過增加探測流量,消除儀器設備不足所帶來的局限性,在現場檢測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極具潛力的應用價值。幫助開發便攜設備進行食品分析。
標簽:   微流控 等溫擴增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