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可用于微型化系統供電太陽能驅動全集成微流體裝置
像微傳感器之類的一些微型化裝置通常需要小型化的電源供電或者是自我供電,可是,外部電池往往會很笨重,而且難以整合。于是科學家們會尋求一種新的合適的系統來解決這個難題,而微流體系統則能滿足這種需求。
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Takehiko Kitamori和Yuriy Pihosh,以及他們的同事開發了一款全集成微流體裝置, 這款微流體裝置能夠完全自主地工作,并提供足夠的氫能來為微傳感器的日常數據傳輸供電。
據了解,這種微流體發電機基于太陽能,并且可以在室溫和常壓下持續向其它微型裝置供電。科學家們將他們的微流體電力裝置描述為一個設置在玻璃平臺上,擁有兩個微流體模塊的模塊化系統,光催化微型燃料發電機和微型燃料電池通過一組微通道和納米通道相連接。氧氣和氫氣這兩種氣體都是通過水分解生成的,然后通過微通道分別傳送到微型燃料電池,在這里,其中的氧氣、電子和質子通過電化學反應結合成水分子,從而提供電能。當水循環返回到第一個模塊時,這款微型電源便可以實現自我維持,并且整個過程只依賴于太陽能。
據介紹,科學家們測試了該微流體裝置,發現它能夠每天很穩定地產生氫氣,實現相當于35毫焦耳的儲能,足以為微傳感器提供24小時供電,并傳輸時間數據。但是,科學家們還必須整合一組用于儲氣的微型儲罐,以避免氣體超壓。
這款微流體裝置的建議應用包括自動微傳感器和芯片實驗室技術,后者可以縮小整個實驗流程,從而節省寶貴的材料和能源成本。
標簽:   微流體裝置 微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