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檢測病毒 掃香蕉、馬鈴薯病害
繼研發全球蘭花芯片首例后,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生化研究所教授張清安,昨再度發表技術領先全球的香蕉及馬鈴薯生物芯片;不僅可同時檢測多種病毒,也比傳統檢測方式更省時省力,成本至少省5成以上。
繼研發全球蘭花芯片首例后,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生化研究所教授張清安,昨再度發表技術領先全球的香蕉及馬鈴薯生物芯片;不僅可同時檢測多種病毒,也比傳統檢測方式更省時省力,成本至少省5成以上。此新技術預計明年中上市,搶攻全球每年60億元的檢測商機。
張清安表示,馬鈴薯和香蕉都是全球重要糧食作物,這些農作物都是以無性繁殖方式產生種苗,為了確保種苗質量健康,必須仰賴病毒檢測篩選把關,研發馬鈴薯及香蕉生物芯片后,可大大降低種苗場的檢測成本,同時提高檢測效率。
張清安指出,傳統病毒分子檢測方式,一次只能鎖定一種病毒,且電泳判別需耗時6小時,相當費時;他耗時3年研發出的香蕉、馬鈴薯生物芯片,不但可以一片芯片,就可以檢測香蕉常見的3種病毒、馬鈴薯常見的5種病毒,只需5小時,檢測結果就可出爐,效率領先全球。
他說,香蕉、馬鈴薯現階段在大陸、越南及臺灣友邦,如斯威士蘭等,此生物芯片可進一步開發當地市場,讓種苗場提供沒有帶有病毒的種源,未來象是番薯、百香果等無性生殖農作物,也可嘗試開發生物芯片。
合作廠商晶宇生技公司總經理王獻煌表示,香蕉及馬鈴薯一年病毒檢測市場大約2億美金(60億臺幣),未來若能改用生物芯片取代,一劑售價約300至450元臺幣,預計可搶攻1成市占率,3年內至少創造上億元產值。
標簽:  生物芯片 生物病毒 儀器檢測 微流控技術